今天是 : -海州图书馆欢迎您!
 

移动图书馆APP

海图微信公众号
 
 
海图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图动态
普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第二章【设立】
新闻来源:    点击数:785    更新时间:2018/1/4    收藏此页

普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第二章【设立】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十五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第二章 设立


第十三条 国家建立覆盖城乡、便捷实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公共图书馆的数量、规模、结构和分布,加强固定馆舍和流动服务设施、自助服务设施建设。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公共图书馆。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综合服务设施设立图书室,服务城乡居民。


第十五条 设立公共图书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章程;

(二)固定的馆址;

(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馆舍面积、阅览座席、文献信息和设施设备;

(四)与其功能、馆藏规模等相适应的工作人员;

(五)必要的办馆资金和稳定的运行经费来源;

(六)安全保障设施、制度及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 公共图书馆章程应当包括名称、馆址、办馆宗旨、业务范围、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则、终止程序和剩余财产的处理方案等事项。


第十七条 公共图书馆的设立、变更、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及时公布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的名称、馆址、联系方式、馆藏文献信息概况、主要服务内容和方式等信息。


第十九条 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馆长应当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

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其功能、馆藏规模、馆舍面积、服务范围及服务人口等因素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专业技术职称。


第二十条 公共图书馆可以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文献信息专藏或者专题活动。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以捐赠者的姓名、名称命名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馆舍或者其他设施。

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遵循公序良俗。


第二十一条 公共图书馆终止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其剩余财产。


第二十二条 国家设立国家图书馆,主要承担国家文献信息战略保存、国家书目和联合目录编制、为国家立法和决策服务、组织全国古籍保护、开展图书馆发展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其他图书馆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等职能。国家图书馆同时具有本法规定的公共图书馆的功能。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普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第三章 【运行】   下一篇:普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章【总则】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咨询电话:0518-85913903,85913702 邮  箱: 502340616@qq.com 地  址:连云港市海州开发区郁洲南路香海湖南侧
版权所有©连云港市海州图书馆  |信通网络- 连云港网络公司 技术支持
  网站管理苏ICP备2021009857号